世傳,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天有異象將出明主。
大涼末年官宦貪腐無能民不聊生,導致群雄起兵反抗,大涼末主懷憨帝登基當日,亞房宮無故焚燒,將附近一大半的宮殿都燒得精光,上至文武百官下至百姓均將此視為不祥之兆,懷憨帝本人卻不把此當作一回事,除了一如往常奢侈外更是下令大肆徵民夫興建比亞房宮更宏偉的宮殿,本就民怨四起的大涼,這下百姓的積怨更是累積到另一個高峰,而在亞房宮焚燒同時,遠方忽有九雷從天而降,此景被世人視為異象。
天降九雷之處正是原大涼景國公東方寒起兵之地,東方寒見天有異象順勢起兵反抗大涼暴政,起兵五年後東方寒自立景王。東方寒稱王不過一年,與同樣自立為齊王的趙國公劉鉓惡鬥時不幸中箭負傷,中箭三日之後傷勢突然惡化以至於性命垂危,東方寒上無高堂下因雙生幼子出世不足一年,其他兄弟也一一戰死,無奈之餘東方寒只得命其妹-東方堇接掌兵權與景王之位。
東方堇年方二十,自幼巾幗不讓鬚眉,臨命接位之後先是誅殺叛將,後殲滅齊王、平定南吳,此時東方堇的勢力已經如日中天,為了完成兄長遺願,東方堇在滅涼同年自行稱帝,定都於在大興城,國號大景,年號為鳳炆,並且追封兄長為順天皇帝,號太祖。
東方堇以一介女子之身掌管兵權已經夠讓人驚奇,她自行稱帝的舉動,帳下將領竟無一反對還拍手稱好,能在此奇女子手下為臣對他們來說似乎是頗為榮譽的事。東方堇安內攮外並且立姪兒-東方邦義為皇太姪,封姪女-東方竺為安泰公主,等東方邦義成年足以擔任國是之後,東方堇立即禪讓給姪兒-東方邦義,退位三個月之後便離宮雲遊四海,爾後不知何蹤。由於東方堇從登基到退位僅使用一個年號,史官便以她的年號作為諡號,史稱鳳炆帝。
東方邦義十八歲登基,改元為應治,他與姑母相同,在位期間只使用一個年號,亦被稱為應治帝,應治帝登基初年大赦天下之外並且將京師-大興城改名為長安,應治帝與安泰公主兄妹倆自幼受到鳳炆帝刻意栽培,應治帝雖年少但英明睿智,登基不過一年便鎮壓住朝內各種不安勢力,爾後實施一連串治國之方,開拓大景疆土之餘也會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既鳳炆帝之後應治帝被文武百官、百姓是為第二代明主,應治帝生有十五子十七女,登基二十五年後因操勞過度而駕崩,廟號為太宗。
安泰公主自幼深受到姑母影響,自然也是名巾幗不讓鬚眉的鐵娘子,深知大涼雖亡可餘黨勢力還集中在北方,不僅如此如突厥、柔然等蠻族勢力也對大景虎視眈眈,主動請纓與老將-廖天海共同鎮守天海關以防蠻族來犯,裡裡外外都像極了姑母的安泰公主手腕高明,不僅收服了剛開始不服她的大老粗們還勸服兄長設立娘子軍。
面對柔然入侵,娘子軍不但擊退柔然軍甚至還滅了柔然,娘子軍從此之後一戰成名,安泰公主慧眼獨具,成立娘子軍時還拉拔出不少女將軍、校尉,在她的影響下,應治帝同意讓天下女子得以考科舉,雖然還不曾出過女狀元、榜眼、探花,但也挖掘出不少才女共同輔佐朝政以打穩大景根基。
應治帝正值壯年卻因操勞過度而猝死,實在為大景自國以來第二件憾事,應治帝生前雖立有太子,太子卻極度荒淫無能毫無乃父之風,也因此在應治帝駕崩後立即引發一場奪嫡大戰,十五位皇子大致上分為四大勢力,除了太子黨之外,其他勢力分別由應治帝第三子-韓王磊、第五子-楚王岩、第九子-燕王拓領導,經過一場腥風血雨的角逐戰,最後由韓王磊勝出,韓王磊也就是當今皇帝,母親是應治帝最寵愛的錦貴妃,他二十歲登基,改元為建平,一年後遷都洛陽,遷都的理由至今不明,二十五歲時御駕親征大破前燕、三十歲征南楚,三十九歲平定西涼。雖然鄰近許多友好小國、番邦,但現在主要敵國北有後匈奴、女真,東北有高句麗、百濟、新羅,東有大和,西有突厥、吐蕃等國,南有南紹、張蜀,雖在這些敵國環伺下使大景未能統一,不過局勢大致安定。
以上,是大景王朝的發展歷史,向冬夜翻著從旁邊書架上取下來的"大景本記複刻本",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這間臥房內的書架不只一個,整整三個大書架幾乎占據了房間裡大半的空間,不說是臥室的話從藏書量看來這裡倒像是間書房。
是說,她這少爺倒是挺愜意的,不但半倚半靠地坐在床上,腿上擺著她漫不經心翻閱的史書,一面聽段剛口若懸河的說書,一面享受自動送上嘴邊的美食,段柔兒怕她燙著了,調羹每每舀起都等吹涼之後才伸到她嘴邊,唔…這就是所謂的最難消受美人恩?
整個大景王朝的皇親國戚主要分為四姓,分別為東方、西門、夏侯、慕容,西門、夏侯、慕容這三家是東方家未起兵前就是互相聯姻的姻親,東方家起兵之後這三家更是出了不少力,東方家定天下以後便封這三家族長為淮南王、淮陽王、淮安王,三家除了把族女送入皇宮當妃子之外也會在滿朝文武中挑選結親對象,奪嫡大戰時三家各有支持的皇子,雖然幾位支持者在這場奪嫡失敗,但因為三家開國以來功勞不小加上新皇初登基勢力還不是很穩定,建平帝便順著錦太妃勸說,只把帶頭的那幾個抓起來斬首意思意思一下。
除了這三家受封之外,前兩代皇帝還因戰功分封了幾位功臣為異姓王,其中以平西王段文廷最聞名天下。段文廷便是〝她〞那〝名義〞上的父親,段文廷的祖父輩早年在順天帝還是景國公時便是手下得力將領,順天帝死後便追隨還尚未稱帝僅號大將軍的東方堇打天下,東方堇稱帝後被分封為秦國公,段文廷的父親自幼為應治帝侍讀,成年之後不世襲爵位,而是替應治帝立下汗馬功勞後才封為天水郡公,段文廷在父輩安排下給三皇子作為侍讀,成年後與父親相同不世襲爵位,憑自身實力累積戰功先是封為平西侯,直到替建平帝滅西涼時才被封為平西王。
距離半個月前,大白天的,洛陽郊外居然傳出天雷降臨,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以為又要改朝換代了。豈料三日之後,建平帝下詔,宣稱昨夜鳳炆帝入夢,告知他此天雷異象為我朝一統天下之兆,此詔一出人心也跟著穩定下來,原先惶恐不安被興奮、熱血取代,天有異象將出明主,明主已出,接下來便是一統天下,宣揚大景國威!
嗯?說完了嗎?向冬夜看段剛說得口乾舌燥才到〝她名義上的家〞到最近國家大事,話說過來,直到現在她連〝他〞的名字都還沒不知道呢!
唉!套句十五老是掛在嘴邊的話,真是哭腰!倒楣透頂了!
那個朝代不好掉,偏偏掉到一個不知道是東晉被劉宋所滅,劉宋又被取代之後五胡亂華與南北朝還是隨唐,反正完全不是書上熟知的那樣正統歷史朝代,換句話說,這裡根本不是用常識可以形容的架空時代,而且好像從東晉八王之亂開始就亂掉了。
根據雙胞胎補充,具記載八王之亂時也曾出現過天雷,估計是那天雷改變正確的歷史,使得因八王之亂變得混亂的東晉逐漸被不知道那冒出來的將領取代建立了大涼,問鼎中原一百多年後,這一時興盛的大涼國運也逐漸走下坡,曾經被打壓的胡人民族也在這時紛紛冒出頭,在逐漸衰敗的大涼領土旁建立一個又一個小國,最後大涼因暴虐失而天道,被此處的〝正史〞順天帝與鳳炆帝這樣異軍突起的軍閥取代。
再度套用十五的思考模式,簡直就像玩三國志之類的策略遊戲,一個架空君主或是武將把正統人物一一打垮統一天下,不!現在連正統都不正統了,而且也弄得她不知道到底那個前朝大涼還是現在的大景才是唐朝?又或者說是跳到了元明時代去,啊啊啊~這種中國歷史的東西還是老五比較清楚,又或者是小十那幾個較為熟悉,總之不在她的專長範圍內,畢竟這方面的知識她都是從她們幾個的收藏之中攝取來的。
話又說過來,那個開國女帝比武則天還威,只是不知道感情生活方面是如何?像這樣女王有何人可以與她匹配?姑且離題了一下,先不說這領域,光看大景鳳炆傳就知道女帝做過多少事蹟,難怪接受她調教的長公主能領一票娘子軍鎮守北方,根本比平陽昭公主還厲害!這裡到底是什麼世界啊?女人國嗎?向冬夜有種預感,那天乍然一見的少女會與這兩位〝名人〞有所關連,同時也對自己也有所牽扯,唉呀~麻煩了!。